如同尊严不是权利一样,平等也不是权利,它是一项法律原则或法律尺度,用来框定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责任平等。

总之,只要有治法存在,即使执法之人是坏人,也不会造成很坏的后果。(作者系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 进入专题: 黄宗羲 法哲学 。

我院科研基地举办年内第三次入室安全培训

林毓生认为,创造性转化的关键在于从传统发现资源来与民主、法治等普遍的观念与制度接枝,这有点类似于嫁接。其中形式理论关注合法性的来源与形式,实质理论则关注法律的具体内容。(《荀子·王制》)在荀子看来,治人的前提是君子,有君子即有良法善治。林毓生似乎认为,既然黄宗羲还是本于儒家经典思想、制度设计甚至还要回溯三代之制,从而无法推衍出现代法治观念,那么其关于治法的强调也就只能是形式性的,这和法家的法治观(legalism)也没有本质差异,即法应当作为治的手段和依据。在那个时代他也提不出替代性的制度设计,只好一再参照理想中的三代之制。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抽象继承法。此外,黄宗羲的法律正当性理论还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一贯的政治哲学,即一种服务性权威观。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更好地融入了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

(11)为了进一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体现在对中华法系之法典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张说、张九龄等人奉玄宗之命,以开元官制附会周代六官撰成《唐六典》。(2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2版。

(59)〔战国〕商鞅:《商君书》卷1《更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国家分裂、时局动荡,却诞生了《泰始律》《北魏律》《北齐律》等封建成文法典的杰出代表。

我院科研基地举办年内第三次入室安全培训

(74)表达了以平等司法保障公正司法的先进理念。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85)马怀德:《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人民法院报》2021年1月7日,第5版。(58)明确作出了物质丰富、经济发展是国家法制建设之基础和前提的重要判断。

在传统社会,国家主要依靠官吏和法律进行统治,法律亦需要官吏的贯彻与执行。注释:①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党史纵横》2010年第8期,第1页。习近平法治思想则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同时,突出强调法治的主体地位,强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同时,着重强调了要将德法合治的治理理念运用于党的建设、法治人才培养和乡村治理,为德法合治治理理念的贯彻落实开辟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

(14)据此,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如下含义,即由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借鉴价值与重要启示意义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之总汇。(30)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法之不行,自于贵戚(31)这句话。

我院科研基地举办年内第三次入室安全培训

(79)习近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2015年3月24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47页。中国古代针对官员的法律教育源远流长,秦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厉行法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0)由官方统一开展法律教育。

(74)〔战国〕韩非:《韩非子》卷2《有度》。明清时期在前代的基础上,对司法官法律责任的规定更加详细、渐趋完备。(65)〔春秋〕管仲:《管子》卷20《形势》。尽管历史时空不同,实践基础有别,官箴文化依然内含一定的现实价值。(53)此外,体恤民情、宽以待民的慎刑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先民在法制建设中所倡导和实践的价值理念。(三)中华法系之法典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世界著名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薪火相传的有形载体。

《尚书·吕刑》载: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60)〔战国〕商鞅:《商君书》卷1《更法》。

(55)〔东汉〕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绘就了蓝图。

其中,尤以民法典的编修历程最具代表性。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又赋予了相关论断以时代特色与当代使命。

(82)杨宗科:《习近平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思想的科学内涵》,《法学》2021年第1期,第17页。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认为司法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裁断案件,有司议罪,惟当守法。春秋时期随国的季梁也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编纂民法典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道德,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道德。(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色。

其一,要挖掘中华法律文化精华。(51)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上及庶人子为生者,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

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重视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45)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是突出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的必然选择。(二)有利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75)〔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70《刑考九》。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

(72)201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强化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作出了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部署。